今天小编给大家讲的是有关财务风险管理的知识,财务风险管理是什么?它有什么好处?要如何进行?很多朋友对此一无所知,但是在一个企业中,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百利而无一害。对于一个企业家而言,这更是一门必修课。
大家赶快一起来学学吧!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好处是什么?
财务风险管理其实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简单地说,它就是一个处理源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的过程。财务进行风险管理的好处包括:
(1)改善财务规划和管理,这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2)辅助做出更加合理的投资决策;
(3)为套期决策提供信息;
(4)对市场及经济的持续监控,为决策制定提供信息;
(5)在进行外包和与对手交易时,促进尽职调查的执行。
三、如何进行财务风险管理?
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笔者认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识辨系统
要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首先必须准确、及时地识辨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一下几个方法辨识企业财务风险:
1、用“阿尔曼”模型建立预警系统
这种方法是由美国爱德华·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基于多元判别模型的财务预警系统。他利用逐步多元鉴别分析逐步提取五种具共同预测能力的财务比率,建立起了一个类似回归方程的Z计分法模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销售收入/总资产。
该模型实际上是通过五个变量(五种财务比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用一个多元的线性函数公式有机联系起来,综合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阿尔曼认为:若Z值小于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若Z值在1.81-2.99灰色区域,企业财务状况不明朗;若Z值大于3,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阿尔曼还提出Z值等于1.81是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
2、利用单个财务风险指标趋势的恶化来进行预测和监控
一般来说,按照财务比率指标的性质及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能力的大小,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比率主要有:
(1)现金债务总额比:它等于经营现金净流量除以负债总额。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2)流动比率:它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该在2以上,但低不低于1.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有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
(3)资产净利率:它等于净利润除以资产总额。它是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这个比率的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好,说明企业在增收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
同时,资产净利率又是一个综合指标。企业的资产是由投资人投入或举债形成的,净利的多少与企业资产的多少、资产的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影响资产净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的价格、单位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的数量和资金占用量的大小等。
(4)资产负债率:它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它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并反映企业对债权人投入资本的保障程度。一般来说,这个比率越低越好,当企业经营前景比较乐观时,可以适当提高这个比率,以获取负债经营带来的收益;当然,若企业前景情况不是很好,则应减小资产负债率,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5)资产安全率:它是资产变现率与资产负债率之差,其中,资产变现率是预计资产变现金额与资产账面价值之比。它主要用来衡量企业总资产变现偿还债务后剩余系数的大小。系数越大,资产越安全,财务风险越小;否则反之。
企业可以应用比较、比率分析法来考察其自身历年以来财务比率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借鉴行业指标的平均值与先进企业的指标值来判断本身财务状况的好坏,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控制风险、延缓危机甚至杜绝危机。
3、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是否能够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
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可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当然,一个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稽核制度,否则即使先进的预警系统也得不到正常的运转。由于各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规模等存在差异,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符合其自身要求和特点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增强抗险能力
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从长远利益着眼,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御机制。
(1)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比如参加社会保险)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
(2)可以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及时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
(3)可以在选择理财方案时,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建立健全风险回避机制。
(4)可以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基金和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的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建设财务风险制度文化,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财务风险的高效管理得益于企业全员上下一下地参与和制度支撑。只有在文化层面上加强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打破传统的风险自我无关和自我分割管理的思想,建立起全面整体的风险观,在工作中处处时时评估和发现风险,自发的协调和实现团队化风险控制,把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
同时,管理层应致力于调查和规划本企业的风险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控制和文化引导双管齐下,努力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要使财务管理人员了解,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财务风险,任何环节都不能出现失误,一旦失误,就有可能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企业领导人员应加强科学决策、集体决策,摈弃经验决策、“拍脑门”决策等主观决策习好,降低财务决策风险。
(四)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对风险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只有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行。
企业可以单独设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另外,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弱化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表现,因此,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其次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再次是财务和会计应该分设,单位分管领导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责。后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五)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还需将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理顺。各部门要明确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职责及被赋予的相应权力,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企业应兼顾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今天的知识先讲到这里啦,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关系到一个企业未来是否能够成长壮大,每一个企业都应该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及时预测和规避风险的出现。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微信扫一扫